一个资深多动症母亲和她的多动症小孩

引子


众所周知,多动症(ADHD)大多来自于遗传,作为一个大A,生活已很不易,再来一个小A,画面可能会难以想象。


今天,来看看一个ADHD妈妈和她10岁ADHD孩子在过去一年以来的战A经历。


01


大家好,我是一个10岁ADHD男孩的母亲,也是一个资深ADHD。

我和儿子跟着止动计划团队做训练已经快一年了,这一年里,教养孩子的路上还是依然很辛苦,但是在自己和孩子身上也亲历了很多惊喜和开心时刻,今天借着这个平台,想和大家说一说自己这一年的经历。


在孩子3岁的时候,平时大家都认为他很可爱,也很聪明,而且并没有多动,但是有个问题,跟他说话他经常像是没有听到一样,要重复说很多遍才能听到,当时我带他去看过耳科,医生说他没有问题,我们就没引起重视,因为当时就压根没听说过ADHD中的注意力缺陷问题。


到了5岁开始读幼儿园大大班,他上课也挺认真,下课做作业也没有发现过什么问题。一直到读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班主任打来一个电话,说孩子在学校经常忘记做课堂作业,导致经常留堂,因为在大家做作业的时候他一直在看课外书,就忘了做作业,大家都走了他才想起来;上课的时候也经常走神。


从这里开始,我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02


仔细留意,我发现孩子不仅在学校的作业完不成,回家做作业还经常拖沓到很晚才做完,比如1小时的作业要5小时才能做完,做作业的时候经常分神,不是玩手就是乱画,要么就是偷偷看其他东西,就是不好好地完成作业,他也因此挨了不少揍,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重复错误、屡教不改。


这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会如此多的时间都在分心,好好一次性做完作业就去玩不行吗?


我那时候就异常焦虑起来,开始到处在网上找如何让孩子不分心的方法,但都收获甚微。


03


后来偶然有一次在知乎上看见了吴老师的公众号,看见了一篇吴老师的ADHD自述,发现孩子的情况和ADHD的症状一模一样: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拖沓等等,看见吴老师推荐了检查的医院和医生,我就立马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挂了一个号。2020年7月24日,我带着孩子去找了医生,孩子做了一系列的各种检查,我填各种表,最终发现孩子果然就是ADHD。


紧接着,医生说八成是遗传,我就回忆起我小时候各种丢三落四、不做作业的黑历史,我也检查了下,发现我也是ADHD,后来就追溯起父亲家族都有相似的症状。


我立即向医生求助,发现只有吃药,但是要长期吃。所以在2020年8月8日,我又带孩子去了北京六院检查,发现还是一样的结果。






(图为2020年8月在北大六院的检查)


而且孩子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轻度焦虑了,但是药物也只有专注达和择思达两种药吃,由于这两种药都是长期不间断地吃,所以非常纠结,最后选择了不是大脑兴奋剂的择思达吃,但是孩子这么小就开始吃药,我感到非常不安,立即想起了吴老师的公众号,决定回重庆向吴老师求助。


04


回重庆后,经过一系列的联系和吴老师见了面,吴老师当时正在西南大学读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他是一个非常温和健谈的人,因为他本身就是ADHD,非常了解ADHD,在他的指引下我认识了他的师姐鲍老师,了解到鲍老师在ADHD儿童教育这一块非常专业,但是鲍老师不在重庆,没办法面对面教学,只能在网上进行教学。


出于对儿童网络教育效果的不确定性,我查了很多关于ADHD与正念训练的资料,发现重庆本地并没有针对ADHD儿童的正念训练课程,在几次与鲍老师畅聊了之后,我肯定了鲍老师的专业性,于是我们开始了3个月的儿童ADHD正念与认知行为综合干预课程。


05


在最开始的1个月,孩子第一次接触正念,感到比较陌生,不太配合老师进行,练习途中各种走神,但是鲍老师非常有耐心地指导孩子,每周四次训练课上,鲍老师都会和孩子认真聊天,慢慢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


从第2个月开始,孩子已经能比较好地配合进行练习,鲍老师也教了孩子不少ADHD的脑科学知识以及ADHD在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各种表现,让孩子从之前的错误自我认知中慢慢走了出来。


(图为第二个月上课时的专注状态)

除了对孩子的引导、训练,鲍老师还几次给我一对一单独上课,教我如何在生活中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进行矫正,如何规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刚开始,我实在是受不了孩子的种种行为和情绪表现了,就给鲍老师发消息,鲍老师都会从忙碌中抽出时间回复我,有时候还会和我直接电话聊,给到我明确、具体的引导方法,帮助我减少担忧和焦虑。






一开始训练的时候,我也会心急,觉着训练了一个月,发现孩子还没有明显的改变,后来仔细一想,孩子的问题不是一日形成的了,那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毛病怎么能奢求任何一种方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呢!

我因为那个时候也在上吴老师成人ADHD的课程,所以一直把吴老师说的“对于正念训练要有合理的预期,欲速则不达“放在心中。


在鲍老师的指引下,即便当天鲍老师不带孩子进行练习,我都会坚持按照鲍老师发给我的音频坚持让孩子练习,很多时候我也会和他一起练习,和孩子一起进步。


一开始,孩子也坐不住,就整个人躺在床上坐,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严格规范孩子的练习。逐渐地,他适应得越来越好,即便没有我的陪伴,也能非常认真地练习。





慢慢地,在生活中,孩子也开始逐渐发生着改变,越来越配合吃择思达,做作业开始从5小时慢慢到了4小时、3小时。




在3个月课程快结束时,因看到了孩子比较明显的改变——作业做得更快了,注意力稳定了很多,性格变得没以前那么暴躁了,情绪更稳定了,我就和鲍老师商量开始了第二次为期3个月的课程。


还记得那个时候孩子听到我说课程快结束了,他就突然整个人变得不开心起来,还偷偷流泪,那个时候,我知道他是舍不得鲍老师,毕竟孩子身边,除了家人,很少有人会这么用爱对待他、包容他、鼓励他、引导他,真心感谢鲍老师。






06


现在第二阶段的课程快结束了,孩子和半年以前相比,有了很多变化。性格上的变化有:从经常发火到处摔东西,到现在发脾气次数少了很多,就算发火也不会摔东西,只会发泄几句然后过一阵就好了,孩子也变得更活泼开朗了。




学习上的变化有:孩子确诊ADHD之前编程只得了省二等奖,在半年训练期间得了两个全国二等奖。






作业从每天要做5小时到每天只做1小时就能完成全部作业,在学校也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不再一直沉迷于看书而忘了做作业,无论是我们还是学校老师都非常吃惊于孩子半年的改变。









前两天刚带孩子去医院做了注意力复查,医生也反馈孩子的注意力很好





我一直非常后悔在孩子没有确诊ADHD的情况下,因为孩子屡次做作业拖沓、在学校被留堂、每次说了下次还是老样子的时候,对孩子施暴和责骂。


确诊后,我明白了他并不是想这样,而是因为ADHD基因的问题无法自控,而基因的问题并不是他的错,孩子并不是不想改变。


现在孩子在药物治疗、正念、认知行为治疗综合干预的双重努力下,各方面都在正常地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而我去年下半年也参加了吴老师的成人ADHD课程,对ADHD群体和正念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不仅是孩子,现在正念也融入进了我每天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终身受益的效果。


07


对于普通父母而言,教养A孩已是不易;对于本身就是ADHD的A孩父母来说,养育过程更是艰难,不仅要各种关注孩子,还要时常有意识调节自己,让自己处于一个“称职”的状态去面对孩子。


这一路的艰辛和各种摸爬滚打,只有自己知道,哪怕自己拥有的来自身边人的支持少之又少,面对的质疑和指责曾随着孩子的成长与日俱增,我都不曾放弃过自己,更不曾放弃过孩子。


我个人认为,对于A孩的教养,需要用“爱”。


他们面对的负面评价和来自各方的指责实在是太多了,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当你面对他的不良表现,如果你对他还仍然是像其他人一样,批评和指责等负面反馈居多,孩子的内心该有多奔溃呀!


一个体验不到关怀和信任的孩子,又怎会有勇气、有能力、有动力取得改善和进步呢!


我非常庆幸遇见了吴老师和鲍老师,没有他们,我的孩子根本不会得到国际认可的科学正念和认知行为治疗,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表现。


国内的ADHD群体基数是非常庞大的,但是国内ADHD宣传力度不足,学校的老师对ADHD的了解都只限于多动,连注意力缺陷是什么都不知道,我也曾因孩子的表现没少被老师和其他家长误会和指责,所幸的是,一切都正在慢慢变好。


感谢吴老师和鲍老师对ADHD知识的科普宣传和贡献,没有吴老师的ADHD科普宣传,孩子不会及时确诊为ADHD,现在肯定还在挨打挨骂中度过,将来的心理健康必然是受损的。


非常感谢鲍老师充满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地引导孩子,现在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好,我的心理压力也小了不少。


各位A孩父母们,ADHD其实一点都不可怕,不管你在使用什么干预和训练手段,一定不要放弃对孩子的“爱”,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少指责多陪伴、多倾听,在孩子需要你的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坚信爱的”教育,定会为孩子带来“好的”未来


最后,祝所有ADHD孩子们都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和引导,健康成长!我和儿子还会继续努力下去。


涛哥注:文中吴老师就是涛哥—吴国涛,鲍老师是涛哥的亲师姐鲍琴。


涛哥的ADHD故事以及相关媒体对涛哥的报道


涛哥的ADHD故事:


涛哥是用什么方法“治愈”ADHD的?经过科学研究验证的正念和认知行为疗法——


恭喜!涛哥经过一年心理治疗,ADHD“治愈”了!


关于人生的顿悟,一个成年多动症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致谢——


一个自控力天生受损的ADHD,是如何坚持更新公众号一年多的?


研究生学历重要吗?——来自一个老ADHDer的回答。


我的ADHD朋友——“人在风里”


作为一个“高智商”的ADHD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个人经历分享——关于ADHD的群体感统失调!


相关媒体对涛哥的报道:


权威杂志《人物》专访成年ADHD:“25岁,我确诊了成年多动症”


《北京青年》报道成年ADHD:听完这些人的故事,我也怀疑自己是多动症了...


在儿科看病的成年人——被社会忽视的成人ADHD群体

Tags: